
承襲我母親的個性,我是一個慷慨的人,需要付賬時從不推卻。但我也從不搶付賬,當眾你拉我扯不是我的風格。
最近常有機會跟朋友合搭一段短程計程車,她們誠摯付車錢,我就坐得很安穩。我想,我有機會時為她們做更大的效勞吧。
人說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這是當然,因為你有能力。
但你有能力不代表「受」的一方困窘。
在照護浪浪這件事上,我無疑的很當仁不讓。但在人生的智慧上,我卻從朋友身上,得到很多教誨。且正負都具教育意義。
我的一個朋友是證券業界的Top Sales,誠摯熱情的特質應該是她成功的原因。錢能買到的東西她什麼也不缺。但有一次,我送她一個小禮物,她回了我一個大道理。
她說:我最喜歡「專門為我準備的東西」了。心意很重要,無論是什麼,我都很期待和開心收下。
「施」很容易,能「受」得這麼豁達又珍惜,卻是我沒想過的,這是大智慧。
「施」的經驗有時不是很好,有些人會拒絕。不好意思、或明確表示不喜歡、不需要……,其實都讓伸出去的手很尷尬。我也因此學到一點東西,熱情也要收斂些,我的想法不一定是對方的想法。
少年時代我曾是一個意氣任性的人,我不喜歡的人喜歡我,當即嗤之以鼻。如今想想,這是什麼態度?很為自己羞愧。
好在當時有個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:「這世界上多一個人喜歡你沒有什麼不好。」我聽進去了,一生奉為圭臬,也是我常常對類似事件發生時,嘆息著給人的忠告……。
關於拒絕,我們都太驕傲了。
年前給個朋友寄去一些東西,她回訊:「這方面我很backward and awkward」。
我回:「別人的好意都是收下就好」。希望她懂。
除非她不喜歡、不需要,那就是強人所難了。